宁波市义务段学校试水“创客教育”

2019-08-24 11:30

【A1家教网】文明餐桌如何管理?设计一个噪音智能检测器;运动会冲线判定如何更准确?制作一个光电感应计时器;班级图书如何漂流?研发几个智能借还书柜……海曙区从2014年起以宁波市实验小学、广济中心小学为试点,率先在宁波市义务段学校试水“创客教育”,不但培育出了一批“少年创客”,他们的多个项目获软件著作权登记、国家实用新型专利,甚至吸引了天使投资的关注,更让青葱校园洋溢着浓浓的创新氛围。

“00后小创客”脑洞大开勤创造

11岁的鲍溶和12岁的马赫是广济中心小学的“创客达人”,爱动脑筋的他们被同学戏称为“鲍布斯”和“舒马赫”。他俩搭档做过很多有意思的事,比如为学校地下通道设计自动感应照明系统等。上个月,他俩合作的“运动会光电感应计时器项目”还在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拿了一等奖。

在大赛现场,鲍溶和马赫展示了他们的作品。计时器按钮摁下,当手臂在左右两台激光对射装置之间每晃动一次,计时器就会发出“嘀嘀嘀”的响声,并记录下相应的秒数。当场就有参观者表示要购置一套用于学校运动会。

这个项目源于学校创客中心老师布置的作业。广济中心小学在2014年9月成立了创客中心。鲍溶和马赫的作业分别是激光对射抢跑检测装置和钟点计时器。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,两项小发明合二为一,经过反复改进和实验,成功用在2015年度学校体育嘉年华短跑比赛。“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。”鲍溶自信地说,用传感器识别比人工按表精确,这项发明还申请到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。

“我们还有个创客实验班研发了‘家+图书馆’项目,实现图书漂流的原始梦想,这一项目还得到了天使投资人的青睐。”校长黄铁成骄傲地介绍,203班原有个班级小书柜,让同学们把自家的书拿出来进行“互借”,学生们发现借书、还书手续繁琐。后来,在家长的帮助下,孩子们开发了智能书柜,学生在家里的电脑上进行预约,然后在学校的智能书柜进行图书交换。

该校从“创客中心培植创客”“创客项目改变校园”“创客班级形成特色”“创客家庭形成文化”四个层面,进行了从普及课程、创客社团到创客达人培养的教学梯度构建。为挖掘“少年创客”,寒假期间学校还举办了首届“创客冬令营”,31个满怀创想的孩子齐聚创客中心,接触了红外、光感、湿度等各类“智能”传感器,同时在编程的世界里“如痴如醉”,通过各种代码编写,把一个个创意点子转变成现实,完成了智能节水提示器、小太阳义卖活动智能计币器、读书姿势警报器等创客作品原型。

而在另一所试点学校,宁波市实验小学的“少年创客”也是作品多多。自动吹泡泡机、碰到障碍物可自动转向的扫地机器人、可自由调节亮度的小灯泡、冰箱关门提醒报警装置,甚至是简单的手机游戏……在学校举办的创客嘉年华上,学生们摆摊晒自己的金点子或是小作品,其中的一部分还受邀参展宁波智博会、宁波网络文化节、全国青少年创客联盟等,孩子们在创意的世界里享受到了分享的快乐。

颠覆课堂,从单向传授到边做边学

创客教育在培养“少年创客”的同时,也为传统课堂注入了变革的力量。

融合性的课程开始增多,不少学校推出了“创客+”课程,让创客课程与基础课程密切贴合。记者日前探访了宁波市实验小学的创客中心。在那里,各种传感器、结构件、电池电线堆满桌面,四年级一个班级的学生被分成8个小组在做项目———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。

“这是个多学科项目,已经上了五堂课了。”指导老师陈振总介绍,“语文课教了《蝙蝠和雷达》,学生对蝙蝠夜间飞行产生了兴趣。数学课教了在怎样的距离内蝙蝠能避开障碍物。而创客课呢,学生学了超声波传感器知识,开始通过动手组装,了解传感器的运作原理。”令陈振总吃惊的是,学生们还头脑风暴提出用超声波传感器发明导盲杖、智能垃圾桶、水晶灯防近视器等产品的想法。

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,知识多是先储备再使用,而创客式的学习是以需求为导向,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,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解决同步进行。陈振总说:“比如给传感器设置怎样的距离值才合适,就需要学生去补充数学知识,再通过实验去不断试错。”

同时,创新的门槛大大降低。“以前信息技术课也教编程,但内容太复杂,学生们不爱学。创客课程借助Scratch软件,将原本枯燥难懂的代码语言转化成图形化的界面。”陈振总发现,通过Scratch软件一个二年级的学生都能很快编好猫捉老鼠的动画。他还特意买来一个价格比较便宜的3D打印机,拿来给小创客们拆装。“一来它的构造并不复杂,小朋友可以尝试着研究里面的构造;二来这款产品价格不贵,拆坏了也不心疼。很多小朋友都说这些看上去如此智能的装置,里面的原理其实很简单,打破了学生对高科技的神秘感。”

知识在实践中生长,这一理念在广济中心小学得到更充分的体现。学校将创客教育纳入全校性的选修课系统,建立了系统的评价机制,全校80%的学生参加了创客体验活动,主推以应用驱动课程。上至校长,下至创客老师,在课堂内外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断建构知识,感受科技和生活结合所产生的快乐。渗透德育理念的环境噪音智能提示器、添彩校园活动的S4A抢答器、助力低碳生活的智能垃圾桶……学生们根据校园生活体验,出点子、找资料、编程、倒腾材料,最后做成一个个创客项目。“项目式的课程设计使学生专注于自己的领域,以兴趣点出发,像发烧友一样收集一切所需的知识和材料,这直接导致了学习形态的改变。”指导老师狄勇说,创客教育引领了合作共享的课堂价值观。在创客中心,老师和学生几乎没有身份差别,大家可以自由分享最新的编程技巧、甚至就某一个具体的硬件搭建问题展开辩论。创客课上,老师主要起点拨作用,更多的时候是学生们共同探讨如何解决问题、如何分工协作。

多个学科课程融合、教师从教导者变为参与者,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探究式学习……创客教育正在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让教学发生“质”的改变。老师们发现,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开始为自己的动画微制作写剧本,喜欢音乐的孩子借用GarageBandAPP软件组乐队玩原创音乐。“以玩导学”的新模式,拓展了学生的专长,让他们喜欢的知识领域变得更多元、更好玩。

越来越多学校试水创客教育

创客教育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,也推动了课程由传授型向应用型的改革,为教育的创新发展开启了一扇窗。今年以来,海曙区教育局通过增加试点学校、加大师资培养、建设全域化的创客教育平台等举措,大力培植青少年创客,加大创客教育在义务段学校的推广,加速构筑海曙创客教育高地。

“我们在原有的2所创客教育重点校的基础上,今年新增了6所试点校。”海曙区教研室陈恺说,2016年全区将投入140万元用于创客教育,试点校的发展各有侧重,其中宁波市第十五中学、宁波市实验学校、东恩中学主攻师资培养,镇明中心小学、海曙中心小学主攻机器人拓展,翰香小学主攻积木类拓展。为弥补中小学在专业技术方面的“软肋”,试点学校在与宁波中科院材料所、宁波工程学院智能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合作的基础上,下一步还将联合香港大学、比特实验室等高校及专业实验室,为海曙各校提供3D打印类、物联网类、机器人实验类创客项目的专业技术支撑。

为系统推进创客教育,海曙区启动了创客教材的编制工作,将创客技术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,并投入建设“线上线下一体化”的创客教育体系。全域化的创客教育平台项目于5月启动,计划于10月底上线,提供以项目驱动为设计原则的线上教育。陈恺说,“目前小学的创客教育还是以选修课为主,一周一节课,而学生从创意的产生到作品的完成靠40分钟是无法实现的,往往要跨几周通过几节课才能完成,而时间一长,学生的兴致都冷掉了。有了平台后,学生可即时上传作品,老师实时指点,作品实现提交、展示、分享、评价,有利于学生创客的持续创作。”根据规划,海曙区将于2018年实现小学每个学区至少有一座创客中心,中学以创新实验室为基础的创客中心实现全面普及。

“中国的孩子玩得太少了,只有让更多学校、更多孩子都加入进来,创客教育的生命力才能得以真正体现。”宁波市实验小学创客老师陈振总说,创客教育的目标应是育人观的转变以及学习模式、行为模式的塑造。未来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为创客,但青青校园需要一颗创新的种子,让“人人有创意、个个争发明”成为校园新风尚。